2022.06.21
因應第五波疫情非常嚴峻,各界嚴陣以待,務求在不同的崗位上各司其職。中國建築工程(香港)有限公司(「中建香港」,以下簡稱「公司」)應香港特區政府要求,爭取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增建中央援建的八個社區隔離設施,以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沉重壓力。經過4個月的艱苦奮戰,竹篙灣及啟德社區隔離設施已全部建成,並於6月21日舉行交付儀式。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、國務院港澳辦交流司副司長劉文達,聯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、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、保安局局長鄧炳強、建築署署長何永賢等政府官員出席,並一同視察啟德社區隔離設施的單位及設備,了解其運作及施工挑戰。這標誌著第五波疫情以來,中央援港建設的防疫設施項目全面交付,合共提供約4萬張隔離床位,體現中建香港一貫致力貢獻香港社會及「一次做妥,次次做妥」的擔當。
竹篙灣和啟德社區隔離設施僅用了122天建成並交付,均以「組裝合成」建築法(MiC)建造,即預製組件已在廠房完成大部分飾面,包括裝有窗戶、電掣、牆身、天花、地台等,再運往工地簡單裝嵌和接駁水、電和污水系統等,有效縮短整體施工時間。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每幢樓高2層,而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每幢樓高4層並設有升降機,每個單位設有獨立廁所和浴室。而首批完成的六個社區隔離設施則在29天內全面交付,分別位於青衣、前新田購物城、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、粉嶺馬適路旁、洪水橋近雞伯嶺路和元朗潭尾。其中,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在7天內建成,創造「香港建造奇蹟」。
為確保工程計劃準時交付,工程團隊24小時施工,並採用可供製造和裝配設計(DfMA)和「組裝合成」建築法(MiC)等,同時配合自研開發的智慧地管理平台C-SMART,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效率。以啟德項目為例,項目設有54部升降機,僅用4個月建成,一般而言,升降機由訂購到最後交付使用需時最少半年。此外,電製房的設計及安裝應用「機電裝備合成法」(MiMEP)技術,相關機電的安裝全部廠房預製完成,完成度高達95%,大大縮減施工時間。另外,為有效管理超過17,000個MiC組件,以及中港兩地之間複雜的運輸安排,中建香港採用智慧物流管理系統,從MiC組件生產到安裝,全方位監控建築工序。工程人員可以在C-SMART平台上讀取和記錄MiC的實時位置、運輸狀態、安裝進度等信息,及時掌握MiC組件情況,施工過程加快 60%,以提高產品交付效率。
中建香港董事長孔祥兆先生表示,「項目最大的挑戰是工期短,要在極短時間內建立數目龐大的隔離床位,對我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,例如:時間、建築材料供應、運輸、設計等等,但在中央的全力支援、中聯辦的指導和大力協調、香港特區政府各部門的全力配合,以及公司上下一心,爭分奪秒,日以繼夜施工,讓項目可依期分批交付,為香港抗疫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。」
抗疫工程展示了中建香港向來持守「慎微篤行,精築致遠」的核心價值。是次工程的順利進行亦有賴各方全力支援,而公司有幸為香港抗疫工作出一分綿力。未來,公司將繼續精益求精,務求以卓越品質交付工程,為促進本港建造業的持續發展繼續努力。